乍同乍异 zhà tóng zhà yì

abac式
拼音zhà tóng zhà yì
注音ㄓㄚˋㄓㄚˋㄊㄨㄥˊㄓㄚˋㄓㄚˋㄧˋ
繁体乍乍同乍乍異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乍同乍异的解释
形容事物乍看相同,仔细看则有差异。
出处

1.

《鬼谷子·飞坩》:“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2.

出自《庄子·齐物论》:'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大异而与小异同,此之谓大同异。' 后演变成'乍同乍异'。
寓意
提醒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细节,不能只看表面。
列子

1.

这两幅画乍同乍异,仔细看才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

2.

这对双胞胎乍同乍异,熟悉的人才能分辨出谁是谁。

3.

这两个方案乍同乍异,各有优劣,需要仔细权衡。

4.

这两种茶乍同乍异,味道却大不相同。

5.

这两种音乐乍同乍异,风格上却有明显的区别。

乍同乍异的翻译
德语
scheinbar gleich doch unterschiedlich
日语
似たようで違う
法语
semblable mais différent
英语
seemingly the same yet different
乍同乍异的字意分解
zhà
1:(会意。小篆字形,从亡从一。本义:忽然)。
2:同本义。
3:刚;才。
4:初;开始。
5:正;恰。
6:或者。
7:宁可。
8:因害怕而颤动。
9:耸;竖。
10:俏丽的。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zhà
1:(会意。小篆字形,从亡从一。本义:忽然)。
2:同本义。
3:刚;才。
4:初;开始。
5:正;恰。
6:或者。
7:宁可。
8:因害怕而颤动。
9:耸;竖。
10:俏丽的。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乍同乍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 tóng zhà yì)。abac式组合,乍同乍异意思是:形容事物乍看相同,仔细看则有差异。 提醒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细节,不能只看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