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俗不可医 shì sú bù kě yī

abcd式
拼音shì sú bù kě yī
注音ㄕˋㄙㄨˊㄅㄨˋㄎㄜˋㄧ
繁体士俗不可醫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士俗不可医的解释
形容世俗的偏见和陋习难以改变或纠正。
出处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2.

出自《后汉书·郭泰传》,原句为'士俗不可医',用来形容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习俗难以改变。
寓意
提醒人们世俗的偏见和陋习难以轻易改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教育。
列子

1.

面对社会的种种陋习,他感叹士俗不可医,只能从自身做起。

2.

看到街上乱丢垃圾的现象,他无奈地想,士俗不可医啊。

3.

她试图改变家乡的迷信习俗,但发现士俗不可医,只能慢慢引导。

4.

面对公司里的官僚作风,他觉得士俗不可医,只能选择离开。

5.

看到年轻人不珍惜时间的现象,他感慨士俗不可医,教育任重道远。

6.

余戏谓此二诗绝妙,“十里莺啼”,俗人添一撇坏了,“草未凋”,俗人减一画坏了,甚矣,~也。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八

士俗不可医的翻译
德语
vulgäre Sitten sind nicht heilbar
日语
俗習は治せない
法语
les mœurs vulgaires sont incurables
英语
vulgar customs are incurable
士俗不可医的字意分解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士俗不可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sú bù kě yī)。abcd式组合,士俗不可医意思是:形容世俗的偏见和陋习难以改变或纠正。 提醒人们世俗的偏见和陋习难以轻易改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