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亲家 ér nǚ qīn jiā

abcd式
拼音ér nǚ qīn jiā
注音ㄦˊˇㄑㄧㄣㄍㄨ
繁体兒女親傢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儿女姻亲
  • 儿女亲戚
  • 儿女结亲
反义词
儿女亲家的解释
指儿女与其配偶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即儿女的配偶的父母称为亲家。
出处

1.

《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贾母道:‘你这孩子,提起亲家两个字来,你就不害臊了?’”
寓意
强调家庭关系的扩展和亲情的延续,体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列子

1.

小王和小李结婚后,两家成了儿女亲家,经常一起过节庆祝。

2.

儿女亲家之间关系融洽,逢年过节总会互相走动。

3.

他们两家因为儿女亲家的关系,成了最好的朋友。

4.

儿女亲家之间常常互相帮助,共同照顾下一代。

5.

儿女亲家关系不仅是亲情的延伸,更是友情的纽带。

6.

不管中人保人,你和他是~,你也好帮帮他的忙。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

儿女亲家的翻译
德语
Schwiegereltern
日语
義理の親
法语
beaux-parents
英语
in-laws
儿女亲家的字意分解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2:同本义。
3:引申指女儿。
4:又。
5:又。
6: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
7:以女嫁人(此义又读nǜ)。
8:像姑娘。
9:当女奴。
10:柔弱。
11:雌性的。
12:假借为“汝”。你。
qīn
1:(形声。从见,亲(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同本义。
3:亲密。与“疏”相对。
4:准,准确。
5:更新。
6:艰苦。
7: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8: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9:亲密的、可靠的人。
10:亲自,亲身。
11:亲近;接近。
qìng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儿女亲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ér nǚ qīn jiā)。abcd式组合,儿女亲家意思是:指儿女与其配偶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即儿女的配偶的父母称为亲家。 强调家庭关系的扩展和亲情的延续,体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