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来 chūn qù dōng lái

abcd式
拼音chūn qù dōng lái
注音ㄔㄨㄣㄑㄩˋㄉㄨㄥㄌㄞˊ
繁体萵去鼕來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岁月如梭
  • 时光荏苒
  • 四季更替
反义词
  • 永恒不变
  • 亘古不变
  • 千古不移
春去冬来的解释
形容时间流逝,四季更替。春天过去,冬天又来,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
出处

1.

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

2.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春去秋来,秋去春来”演变而来。
寓意
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感叹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短暂。
列子

1.

每年春去冬来,总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飞逝。

2.

看着窗外的景色从春去冬来,爷爷感慨岁月不饶人。

3.

小明喜欢观察自然的变化,每次春去冬来,他都会记录下不同的景象。

4.

花园里的花朵随着春去冬来而盛开凋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5.

每当春去冬来,妈妈总会拿出旧相册,怀念过去的时光。

6.

~事宛然也。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一

春去冬来的翻译
德语
Der Frühling geht und der Winter kommt
日语
春が去り冬が来る
法语
Le printemps s'en va et l'hiver arrive
英语
Spring goes and winter comes
春去冬来的字意分解
chū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2:同本义。
3:男女情欲。
4:泛指一年。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dōng
1:(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3: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4:最后,终。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春去冬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ūn qù dōng lái)。abcd式组合,春去冬来意思是:形容时间流逝,四季更替。春天过去,冬天又来,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 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感叹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