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行的解释
恩:恩惠,恩德;威:威严,威信。恩威并行指的是以恩惠和威严同时并用的一种治理方法。
出处
1.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威之以法,抚之以恩,恩威并行,百姓乃安。'寓意
强调在治理或管理中,恩惠与威严的平衡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列子
1.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恩威并行,既有温柔的关爱,也有必要的严格要求。2.
在公司管理中,恩威并行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3.
老师对学生恩威并行,既给予鼓励,也适时提出批评,帮助学生成长。4.
在家庭中,恩威并行有助于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5.
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恩威并行,既能激励团队,也能及时纠正错误。6.
上怒斩之,同保九辈永不得赴举。~,至于如此。 ★宋·洪迈《容斋续笔·下第再试》恩威并行的翻译
德语
Güte und Strenge kombinieren
日语
恩威を並行させる
法语
combiner la bienveillance et la sévérité
英语
combining kindness and severity
恩威并行的字意分解
ēn
1:(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2:同本义。
3:又。
4:情谊。
5:恩爱,亲爱。
6:恩赐,加恩。
wēi
1:威力;威风。
2:尊严,威严。
3:虐害
4: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5:畏惧
6:震慑。
bīng
1:古地名。并州。
2: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bìng
1:(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同本义。
3: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4:兼并;并吞。
5:具备。
6:排除。
7:相同。
8:全,全都。
9:一起;一齐;同时。
10:并且,连。
11:和,以及。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恩威并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ēn wēi bìng xíng)。abac式组合,恩威并行意思是:恩:恩惠,恩德;威:威严,威信。恩威并行指的是以恩惠和威严同时并用的一种治理方法。 强调在治理或管理中,恩惠与威严的平衡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