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慈子孝 mǔ cí zǐ xiào

abac式
拼音mǔ cí zǐ xiào
注音ㄇㄨˇㄘˊㄗˋㄒㄧㄠˋ
繁体母慈子孝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母慈子孝的解释
形容母亲慈爱,子女孝顺,是家庭和睦的美好状态。
出处

1.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

出自《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后世用'母慈子孝'概括这种家庭关系。
寓意
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提倡孝顺和慈爱。
列子

1.

这个家庭因为母慈子孝,总是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2.

她家的母慈子孝,让邻居们都羡慕不已。

3.

在母慈子孝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4.

他们的家庭和睦,母慈子孝,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5.

母慈子孝的家庭氛围,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感到幸福。

6.

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焉。 ★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疏》

母慈子孝的翻译
德语
mütterliche Güte und kindliche Pietät
日语
母慈子孝
法语
la bonté maternelle et la piété filiale
英语
maternal kindness and filial piety
母慈子孝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同本义。
3:本源。
4: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1:(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2:同本义。
3:对父母孝敬奉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xiào
1:(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2:同本义。
3:祭,祭祀 。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
4:能继先人之志。
5:居丧。
6:丧服,孝服 。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尤指中国)或黑色服装、黑纱或黑色标志(尤指西方各民族)。
7:又指办丧事仪式。
8:居丧的人。
9:姓。

母慈子孝,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ǔ cí zǐ xiào)。abac式组合,母慈子孝意思是:形容母亲慈爱,子女孝顺,是家庭和睦的美好状态。 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提倡孝顺和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