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动杖 chí dāo dòng zhàng

abac式
拼音chí dāo dòng zhàng
注音ㄔˊㄉㄨㄥˋㄓㄤˋ
繁体持刀動杖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持刀动杖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手持刀剑,行动敏捷,常用来比喻做事果断、勇敢。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谁闹来着?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2.

出自《三国演义》,描述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行动如风的样子。
寓意
强调勇敢果断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行动。
列子

1.

他在危急时刻持刀动杖,成功保护了家人。

2.

面对歹徒的威胁,他持刀动杖,勇敢地站了出来。

3.

在野外探险时,他持刀动杖,显示出极强的生存能力。

4.

比赛中,他持刀动杖,展现出高超的武术技巧。

5.

在电影中,主角持刀动杖,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

6.

大家都不要~的,有话好好说。

持刀动杖的翻译
德语
Schwert schwingen und einen Stab führen
日语
刀を振るい杖を動かす
法语
brandir une épée et manier un bâton
英语
brandishing a sword and wielding a staff
持刀动杖的字意分解
chí
1:(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同本义。
3:引申为掌握;控制。
4:保守,保持。
5:搀扶;支持;支撑。
6:对抗,不相上下。
d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同本义。
3: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4: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5:小船。
6:姓。
dòng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
7:做;操作;劳作。
8:动不动,常常。
zhàng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7: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持刀动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í dāo dòng zhàng)。abac式组合,持刀动杖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手持刀剑,行动敏捷,常用来比喻做事果断、勇敢。 强调勇敢果断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