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仁纵敌的解释
假装仁慈放纵敌人,形容对敌人宽容以致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出处
1.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2.
出自《三国演义》,原句为“关公曰:'吾奉天子敕,特来招安,汝等何必拒敌?'操笑曰:'关某乃假仁纵敌者也。'寓意
告诫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果断,不能因为一时的仁慈而放纵问题,导致后患无穷。
列子
1.
小明在游戏中假仁纵敌,结果对方卷土重来,导致失败。2.
妈妈提醒小红不要假仁纵敌,要学会坚决处理问题。3.
在模拟商战中,团队因为假仁纵敌而输给了对手。4.
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假仁纵敌,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5.
在棋局中,小李因为假仁纵敌而被对手翻盘。6.
我们千万不能~。假仁纵敌的翻译
德语
scheinbare Güte und Feind nachsicht
日语
偽りの仁慈で敵を許す
法语
feindre la bienveillance et laisser l'ennemi s'échapper
英语
feign benevolence and indulge the enemy
假仁纵敌的字意分解
jiǎ
1:(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
2:同本义(跟“真”相反)。
3:代理,非正式。
4: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5:租赁;雇佣。
6:凭借。
7:授予;给予。
8:宽容;宽饶。
9:赞美,表彰。
10:假设,如果。
11:暂且;权宜。
12:凭借。
13:当。
jià
1:休假。
xiá
1:远。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zòng
1:(形声。从糸(mì),从声。本义:松缓)。
2:同本义。
3: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4:广泛。
5:发;放。
6:释放;放走。
7: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8: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9:(纵,定纵。)又。
10:纵然,即使。
dí
1:(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同本义。
3:抵抗;抵挡。
4:攻击。
5:仇敌;敌人。

假仁纵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 rén zòng dí)。abac式组合,假仁纵敌意思是:假装仁慈放纵敌人,形容对敌人宽容以致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告诫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果断,不能因为一时的仁慈而放纵问题,导致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