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 wén wǔ shuāng quán

abac式
拼音wén wǔ shuāng quán
注音ㄨㄣˊㄨˇㄕㄨㄤㄑㄩㄢˊ
繁体文武雙全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文武双全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文武两方面都很出色。
出处

1.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句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
寓意
强调一个人在文才和武略两方面都具有卓越的能力,鼓励全面发展。
列子

1.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还精通多种武术,真是文武双全。

2.

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他既能写出漂亮的诗歌,又能在田径比赛中夺冠,真是文武双全。

3.

这位将军不仅指挥若定,还能写出优美的文章,真是文武双全。

4.

她不仅在绘画上很有天赋,还擅长剑术,真是文武双全。

5.

他在公司里不仅业务能力出色,还能带领团队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真是文武双全。

6.

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文武双全的翻译
德语
in文 und武 begabt
日语
文武両道
法语
accompli dans les文 et les武
英语
accomplished in both文 and武
文武双全的字意分解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1:(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2:指干戈军旅之事。
3:士,兵,卒。
4: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5:舞蹈
6:足迹。
7: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金属打击乐器。
9:继承。
10: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11:姓。
shuāng
1:(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2:禽鸟二只。
3: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田广二亩、四亩、五亩都可称双,各从方俗;无定制。
4:成双的,一对。
5:偶,与“单”相对。
6:两个,一对。
7:追随,跟从。
8:匹敌。
9:姓。
quán
1:(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同本义。
3: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完全。
5:完备,完整。
6: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7:保全。
8:,病愈。
9:完全,都。
10:姓。

文武双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wǔ shuāng quán)。abac式组合,文武双全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文武两方面都很出色。 强调一个人在文才和武略两方面都具有卓越的能力,鼓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