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观文的解释
形容手持书本阅读,强调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2.
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原句为'掌上观文,目不窥园',形容读书专注。寓意
强调学习的坚持和利用碎片时间的重要性,鼓励终身学习。
列子
1.
小明在公交车上掌上观文,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英语。2.
周末的图书馆里,到处是掌上观文的学生们。3.
她在等候朋友时,总是掌上观文,从不浪费时间。4.
即使在旅途中,他也坚持掌上观文,不忘学习。5.
为了准备考试,他每天都在掌上观文,努力提高自己。掌上观文的翻译
德语
in der Hand lesen
日语
掌で読む
法语
lire dans la paume
英语
reading on the palm
掌上观文的字意分解
zhǎng
1:本义:手掌,手心。
2: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3:用手掌打。
4:主管,负责。
5:支撑。
6:忍住。
7:姓。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guān
1:(形声。从见,雚(guàn)声。本义:仔细看)。
2:同本义。
3:观察,审察。
4:示范;显示。
5:玩赏;观赏。
6:阅读。
7:景象,情景。
guàn
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2:台榭。
3:道教的庙宇。
4:雚雀鸟。
5: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掌上观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ǎng shàng guān wén)。abcd式组合,掌上观文意思是:形容手持书本阅读,强调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 强调学习的坚持和利用碎片时间的重要性,鼓励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