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师辱国 sàng shī rǔ guó

abac式
拼音sàng shī rǔ guó
注音ㄙㄤˋㄕㄖㄨˇㄍㄨㄛˊ
繁体喪師辱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丧师辱国的解释
形容因失败或受辱而使国家蒙受耻辱,通常指军事或外交上的失败。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弗听,丧师辱国。'
寓意
强调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个人失误而连累他人或集体。
列子

1.

比赛中因为失误导致团队失败,他感到非常自责,深感自己丧师辱国。

2.

在重要的演讲中,他因为紧张而忘词,觉得自己丧师辱国。

3.

在国际象棋比赛中,他连输几局,觉得自己丧师辱国。

4.

在辩论赛中,他被对手驳得体无完肤,觉得自己丧师辱国。

5.

在数学竞赛中,他因为计算错误而失利,觉得自己丧师辱国。

6.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为了激励士气,凡是~的文武官员,都要严办。”

丧师辱国的翻译
德语
Soldaten verlieren und das Land beschämen
日语
兵を失い国を辱める
法语
perdre des soldats et humilier le pays
英语
lose soldiers and humiliate the country
丧师辱国的字意分解
sāng
1:丧仪;丧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2:人的尸体、骨殖。
3:祸难。
4:服丧,持丧。
5:悲悼;伤悼。
sà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2:同本义。
3:死去。
4:灭亡;失败。
5:忘记,忘掉。
shī
1:(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同本义。
3: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泛指军队。
5:军师。
6:民众,徒众。
7: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8:老师。
9:长,首领。
10: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1:首都,京城。
12: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13:乐师;乐官。
14:效法;学习。
15:出兵征伐,进军。
16:姓。
1:(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2:使…受辱;侮辱。
3:埋没。
4:谦词。承蒙。
5:压下去,挫。
6:隆重;厚。
7:黑。
8:湿润。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丧师辱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àng shī rǔ guó)。abac式组合,丧师辱国意思是:形容因失败或受辱而使国家蒙受耻辱,通常指军事或外交上的失败。 强调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个人失误而连累他人或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