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夜叉 mǔ yè chā

abcd式
拼音mǔ yè chā
注音ㄇㄨˇㄧㄝˋ
繁体母亱叉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泼辣
  • 凶悍
  • 悍妇
反义词
  • 温柔
  • 贤淑
  • 柔顺
母夜叉的解释
形容凶悍、泼辣的女人,常用来指代性格暴躁或不讲理的女性。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那人夫妻两个,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甚是好义气。”

2.

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那母夜叉,心头火起,性如风发,掣出那口霜刃钢刀,望行者劈脸就砍。”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因脾气暴躁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列子

1.

邻居家的阿姨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被人称为母夜叉。

2.

她平时脾气很好,但一生气就变得像母夜叉一样。

3.

电影里的女反派角色被塑造成一个母夜叉形象。

4.

每次家庭聚会,表姐总会因为一些小事变得像母夜叉一样。

5.

小区里有个大妈因为管理严格,被孩子们戏称为母夜叉。

母夜叉的翻译
德语
Xanthippe
日语
鬼婆
法语
mégère
英语
shrew
母夜叉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同本义。
3:本源。
4: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1:(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2:同本义。
3:黄昏,天黑。
4: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
5:晦暝,幽暗。
chā
1:(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2: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3: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4:叉子。
chá
1:挡住,卡住。
chǎ
1:
chà

母夜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ǔ yè chā)。abcd式组合,母夜叉意思是:形容凶悍、泼辣的女人,常用来指代性格暴躁或不讲理的女性。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因脾气暴躁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