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耨之教的解释
耒耨之教指的是古代农业社会中,农耕工具耒耨的使用所带来的文明和教育。比喻简单、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文化教育。
出处
1.
《周易·系辞下》:“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2.
《孟子·滕文公上》:'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惟恐其耒耨之不利也。'寓意
强调农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农业的根基。
列子
1.
在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古代社会的耒耨之教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2.
村里的老人常常讲述他们年轻时如何通过耒耨之教来传授农耕知识。3.
考古学家在发掘遗址时,发现了许多关于耒耨之教的文物。4.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古代农业,学校组织了一次以耒耨之教为主题的活动。5.
在博物馆的农业展厅中,有一个专门介绍耒耨之教的展区。6.
依神农~,导生民之利。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第三卷耒耨之教的翻译
德语
primitive landwirtschaftliche Bildung
日语
原始農業教育
法语
éducation agricole primitive
英语
primitive agricultural education
耒耨之教的字意分解
lěi
1:(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同本义。
nòu
1:(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
2:同本义。
3:骂。
4:呻吟。
5:钩儿锄,一种锄草的农具。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iāo
1: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2:使;令;让。
jiào
1:(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同本义。
3:叫;让。
4:教育;教材。

耒耨之教,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ěi nòu zhī jiào)。abac式组合,耒耨之教意思是:耒耨之教指的是古代农业社会中,农耕工具耒耨的使用所带来的文明和教育。比喻简单、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文化教育。 强调农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农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