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释手 ài bù shì shǒu

abcc式
拼音ài bù shì shǒu
注音ㄞˋㄅㄨˋㄕˋㄕㄡˇ
繁体愛不釋手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爱不释手的解释
形容非常喜爱某物,舍不得放手。
出处

1.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2.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吐之不快;或意在笔端,而爱不释手。'
寓意
表达对某物的深厚喜爱之情,强调珍惜与重视。
列子

1.

小明收到新玩具后,爱不释手地玩了一整天。

2.

她爱不释手地翻看着这本珍贵的古书。

3.

他爱不释手地把玩着祖传的玉佩。

4.

小女孩爱不释手地抱着她的布娃娃。

5.

他爱不释手地摆弄着新买的相机。

6.

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爱不释手的翻译
德语
nicht davon lassen können
日语
手放さない
法语
ne peut pas s'en détacher
英语
cannot put it down
爱不释手的字意分解
ài
1:(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2: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3:男女间有情。
4:喜好。
5:爱护。
6:爱惜,珍惜。
7:舍不得;吝惜。
8:又。
9:贪。
10:友爱。
11:怜悯、怜恤、同情。
12:惠;仁爱。
13:尊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
14: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ì
1:(形声。从采(biàn),睪(yì)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2:同本义。
3:解释。
4:释放;赦免。
5:舍弃;抛弃。
6:放下;放开。
7:消失。
8:溶化;消融。
9:泡在水里或其他液体里。
10:发,射出。
11:解除;免除。
12:淘米。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爱不释手,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ài bù shì shǒu)。abcc式组合,爱不释手意思是:形容非常喜爱某物,舍不得放手。 表达对某物的深厚喜爱之情,强调珍惜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