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之心的解释
指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怀有非分的企图和欲望,常带有贪婪和不正当的心理。
出处
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君多内宠,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亹三人,皆有觊觎之志。”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吾未见其疾趋利者也,若有其事,则吾未见其躬耕者也,吾未见其觊觎者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克制贪婪的欲望,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安宁。
列子
1.
他看到邻居家的豪车,总是怀着觊觎之心,想方设法想要得到。2.
小明看到同学的玩具,眼睛里闪着觊觎之心的光芒。3.
她对朋友的成功事业充满了觊觎之心,暗中计划如何取而代之。4.
在商场上,有些人对别人的客户资源怀有觊觎之心,试图挖走。5.
他对老板的职位怀有觊觎之心,总是想办法在背后使绊子。6.
那知那声色犬马,奇技淫物,适足以起大盗~。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三回觊觎之心的翻译
德语
geiziges Herz
日语
貪欲の心
法语
cœur avide
英语
covetous heart
觊觎之心的字意分解
jì
1:(形声。从见,岂声。本义:希望得到) 同本义。
yú
1:非分的希望。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觊觎之心,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 yú zhī xīn)。abcd式组合,觊觎之心意思是:指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怀有非分的企图和欲望,常带有贪婪和不正当的心理。 提醒人们要克制贪婪的欲望,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