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正名的解释
强调必须先正名分,明确事物的名称和概念,然后才能进行其他事务。
出处
1.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2.
语出《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寓意
强调正确认识和定义事物的重要性,是处理事务的基础。
列子
1.
在进行家庭财务规划前,必也正名,把每一项收入和支出都清晰分类。2.
为了避免误会,朋友之间必也正名,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3.
在学习新知识时,必也正名,弄清楚每个概念的定义和用法。4.
在团队合作中,必也正名,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目标。5.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也正名,确保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6.
~,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 ★宋·王谠《唐语林·方正》必也正名的翻译
德语
Namen richtigstellen
日语
名を正す
法语
rectifier les noms
英语
rectify names
必也正名的字意分解
bì
1:(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标杆;标准。
3:必须,一定要。
4:必然,必定。
5:必须。
6:倘偌;假如。
7:姓。
yě
1:表示选择,还是。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5: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必也正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yě zhèng míng)。abcd式组合,必也正名意思是:强调必须先正名分,明确事物的名称和概念,然后才能进行其他事务。 强调正确认识和定义事物的重要性,是处理事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