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言谬说的解释
指荒谬的言论或错误的说法,常用来批评或贬低某些言论的可信度和正确性。
出处
1.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三从》:“秕言谬说,自相矛盾。”2.
出自《论语·子路》篇,原文为'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后人引申为对错误言论的批评。寓意
提醒人们要理性思考,避免被错误的言论误导。
列子
1.
听到他那番秕言谬说,我实在忍无可忍。2.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秕言谬说,令人难以分辨真假。3.
对于这种秕言谬说,我们应该保持警惕。4.
他的演讲充满了秕言谬说,实在让人失望。5.
面对朋友的秕言谬说,我选择了沉默。秕言谬说的翻译
德语
Unsinn
日语
戯言
法语
absurdité
英语
nonsense
秕言谬说的字意分解
bǐ
1: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miù
1:(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同本义。
3:欺诈;迷误。
4:姓。
shuō
1:(形声。从言,兑(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同本义。
3:谈说,讲说。
4:告知;告诉。
5:评议;谈论。
6:劝告;责备。
7:学说;观点;言论。
8: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9:指说书。
10: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shuì
1:说服;劝说。
tuō
1:解脱。
yuè
1:古语的读法。

秕言谬说,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ǐ yán miù shuō)。abcd式组合,秕言谬说意思是:指荒谬的言论或错误的说法,常用来批评或贬低某些言论的可信度和正确性。 提醒人们要理性思考,避免被错误的言论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