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而处的解释
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位置上,体会别人的感受和处境。
出处
1.
三国·魏·曹髦《少康、汉高祖论》:“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地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2.
《战国策·赵策三》:'易地则皆然。'寓意
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列子
1.
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会易地而处,理解他的感受。2.
为了更好地解决矛盾,我们需要易地而处,换位思考。3.
父母应该易地而处,理解孩子的想法。4.
在团队合作中,易地而处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5.
当我们易地而处时,往往能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6.
若使司马迁~,撰成《汉书》,将恐多言费辞。 ★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易地而处的翻译
德语
sich in die Lage eines anderen versetzen
日语
立場を入れ替える
法语
se mettre à la place de quelqu'un
英语
put one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
易地而处的字意分解
yì
1:(象形。本义:蜥易)。
2:换,交换。
3:改变,更改。
4:替代。
5:蔓延;传播。
6:治,整治。
7: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8:容易。与“难”相对。
9:简易,简省。
10:平坦。
11: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12: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13:《周易》的简称。
14:古代占卜官名。
15: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16: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17:边界。
18:州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19:易水的简称 。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20:姓。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chú
1:(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同本义。
3:居住;生活。
4:居家不仕,隐居。
5:惩罚。
6:治理;办理。
7:决断;定夺。
8:对待。
9:相交,交往。
10:定,常。
chù
1: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易地而处,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dì ér chǔ)。abcd式组合,易地而处意思是: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位置上,体会别人的感受和处境。 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