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解释
指将珍贵的物品或著作藏于名山之中,传给有德行的人。比喻珍藏重要的东西,并希望传给有价值的人。
出处
1.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2.
出自《论语·子罕》,原文为'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后人引申为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寓意
强调对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体现对有德之人的信任和期望。
列子
1.
他将毕生的研究成果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希望能被有识之士发扬光大。2.
这部经典著作被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宝贵资料。3.
老画家将自己珍藏的画作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希望能激励更多的年轻人。4.
这位作家将自己的手稿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期待有朝一日能被世人发现。5.
古籍被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确保其文化价值得以传承。6.
一个人做一部书,“~”,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 ★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翻译
德语
in berühmten Bergen verborgen, an würdige Menschen weitergegeben
日语
名山に隠し、その人に伝える
法语
caché dans les montagnes célèbres, transmis aux personnes dignes
英语
hidden in famous mountains, passed on to worthy people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字意分解
cáng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3:隐匿。
zàng
1:收藏财物的府库。
2:内脏
3: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4: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5:宝藏。
6: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g zhī míng shān, chuán zhī qí rén)。abac式组合,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意思是:指将珍贵的物品或著作藏于名山之中,传给有德行的人。比喻珍藏重要的东西,并希望传给有价值的人。 强调对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体现对有德之人的信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