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不群的解释
形容人的品格或才华超群卓越,与众不同。
出处
1.
《后汉书·刘虞传论》:“其能历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2.
出自《后汉书·郭泰传》,原句为“卓然不群,冠于泾阳”。寓意
强调个人的优秀品质或才华,鼓励人们追求卓越。
列子
1.
他在众多参赛者中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卓然不群。2.
她的学术成就卓然不群,成为业界的翘楚。3.
他的绘画作品在展览中卓然不群,吸引了众多观众。4.
小明的演讲才华在班级中卓然不群,深受同学们喜爱。5.
她的舞蹈技巧卓然不群,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6.
苟有~之士,不出户庭,潜志味道,诚宜优访以兴谦退也。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卓然不群的翻译
德语
hervorragend und einzigartig
日语
卓然と群を抜く
法语
exceptionnel et unique
英语
outstanding and unique
卓然不群的字意分解
zhuó
1:(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2:同本义。
3:高远;遥远。
4:独特。
5:直立。
6:白额的马。
7:
8:建立;竖立。
9:停;停留。
10:姓。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ún
1:(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3:集团,社会集体。
4:泛指多数。
5:指人。
6:指事物。
7:聚集;会合,联合。
8:随俗。
9:众多。

卓然不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uó rán bù qún)。abcd式组合,卓然不群意思是:形容人的品格或才华超群卓越,与众不同。 强调个人的优秀品质或才华,鼓励人们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