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鸡之力的解释
形容人的力气很小,连捆鸡的力气都没有,常用来比喻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出处
1.
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2.
《史记·项羽本纪》:'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项伯曰:'不可。吾缚鸡之力不及子。'寓意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要逞强或自不量力。
列子
1.
小明自知体力不佳,连缚鸡之力都没有,只好放弃参加运动会。2.
老王年纪大了,干活时连缚鸡之力都没有,只能做些轻巧的家务。3.
面对巨大的困难,小李感到自己连缚鸡之力都没有,只能无奈叹息。4.
小张虽然努力学习,但面对复杂的数学题,感觉自己连缚鸡之力都没有。5.
在搬家时,小刘发现自己连缚鸡之力都没有,只能请朋友帮忙。6.
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缚鸡之力的翻译
德语
die Kraft, ein Huhn zu binden
日语
鶏を縛る力
法语
la force de lier un poulet
英语
strength to truss a chicken
缚鸡之力的字意分解
fù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2:同本义。
3:绳索。
jī
1:(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Gallus gallus)。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lì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7: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8:兵士。
9: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10:役使。
11:尽力,竭力。
12:姓。

缚鸡之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jī zhī lì)。abac式组合,缚鸡之力意思是:形容人的力气很小,连捆鸡的力气都没有,常用来比喻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要逞强或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