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的解释
形容因战乱、灾难等原因而流浪失所,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出处
1.
《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2.
出自《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彼中何意,独能使君流离失所乎?'寓意
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呼吁关心弱势群体。
列子
1.
地震后,很多人流离失所,只能暂时住在临时安置点。2.
战争爆发后,难民们流离失所,寻找安全的避难所。3.
由于家乡遭受洪灾,小明一家流离失所,不得不搬到其他城市。4.
经济萧条使得许多家庭流离失所,生活变得更加艰难。5.
火灾烧毁了村庄,村民们流离失所,只能依靠外界的援助。6.
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便是等待饿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流离失所的翻译
德语
vertrieben und obdachlos
日语
流離失所
法语
déplacé et sans-abri
英语
displaced and homeless
流离失所的字意分解
liú
1:(会意。本义:水流动)。
2:同本义。
3:顺水漂流。
4: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5:传布;扩散。
6: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7:停留,停止。
8:求取。
9:河川;江河的流水。
10:流派;派别。
11:品类;等级。
lí
1:(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同本义。
3: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4:八卦之一,象征火。
5: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6: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7:山棃。
8:香草。
9: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10: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
11:假借为“罹”。遭受。
12:割取。
13:断绝;判别。
14:违背,背离。
15:距离;相距。
16:又。
17:罗列,陈列。
18:经历。
19:附丽,附着。
20:二,两;双。
21:又。
22:成双,成对。
23:姓。
shī
1:(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同本义。
3:错过。
4:不自禁,忍不住。
5:违背。
6:遗漏。
7:迷失。
8:消失;消灭。
9:淫泆,放荡,放纵。
10:过错,错误。
suǒ
1:(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2:“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3:地方。
4: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5:着落;结果。
6:表示结构。
7: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8: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9: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10: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11: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12: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13: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14:用于建筑物。
15:尚,还。
16: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17: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18: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19:许多的,多种的。
20:可以的。

流离失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ú lí shī suǒ)。abcd式组合,流离失所意思是:形容因战乱、灾难等原因而流浪失所,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呼吁关心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