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贩子的解释
战争贩子是指那些通过挑起战争或煽动战争情绪来牟取私利的人,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出处
现代用语,源于对战争行为的批判和反思。
寓意
提醒人们警惕那些通过战争牟利的人,倡导和平与理智。
列子
1.
电影中描绘的反派角色被刻画成一个战争贩子,试图通过战争获利。2.
小说里的反面人物被指控为战争贩子,因为他从战争中获取了巨大的财富。3.
历史书中提到某些政客被视为战争贩子,因为他们通过战争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4.
在讨论国际关系时,有人指责某些国家领导人是战争贩子,试图通过战争解决问题。5.
在辩论中,一方指责另一方是战争贩子,试图通过战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6.
东条英机是日本的~,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战争贩子的翻译
德语
Kriegshetzer
日语
戦争屋
法语
belliciste
英语
warmonger
战争贩子的字意分解
zhàn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3: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4:后作“颤”。发抖。
5:战争;战事。
6:姓。
zhēng
1:(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同本义。
3:辩论;争论。
4:争胜,争着。
5:争斗。
6:竞争;较量。
7:相差。
8: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9: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10:姓。
zhèng
1:“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fàn
1:(形声。从贝,反声。本义:贱买而贵卖的人)。
2:同本义。
3:古国名。
4:买货出售。
5:比喻叛卖。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战争贩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 yì fàn zǐ)。abac式组合,战争贩子意思是:战争贩子是指那些通过挑起战争或煽动战争情绪来牟取私利的人,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提醒人们警惕那些通过战争牟利的人,倡导和平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