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当的解释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出处
1.
《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山上数处精兵杀下,势不可当,前军大败。”2.
《史记·高祖本纪》:'沛公起如厕,因招项伯共语,略谓沛公曰:“君为我楚将,南面称孤,彼且得志于天下,势不可当。”'寓意
强调事物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提醒人们要顺应潮流。
列子
1.
洪水来势汹汹,势不可当,村民们紧急撤离。2.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势不可当,赢得了冠军。3.
面对势不可当的市场竞争,公司不得不调整策略。4.
她在辩论中逻辑严密,势不可当,赢得了大家的掌声。5.
新产品上市后,销售势头势不可当,供不应求。6.
擒兵捉将,~。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十一回势不可当的翻译
德语
unaufhaltbarer Schwung
日语
勢いが止まらない
法语
élan irrésistible
英语
unstoppable momentum
势不可当的字意分解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kě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kè
dāng
1:(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对等;相当于。
3:面对着。
4:承担。
5:主持。
6:阻挡。
7:用武力抵敌。
8:应当。
9:判决罪人,断狱。
10:在。
11:本,这。
12:假使。
dàng
1:主领;典领。
2: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3:当作;算是。
4:抵得上。
5:顶替。
6:适合,适当。
7: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势不可当,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bù kě dāng)。abcd式组合,势不可当意思是: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强调事物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提醒人们要顺应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