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 zhì zài pèi gōng

abcd式
拼音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 zhì zài pèi gōng
注音ㄒㄧㄤˋㄓㄨㄤㄓㄓˋㄗㄞˋㄆㄟˋㄍㄨㄥ
繁体項莊之劍志在沛公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的解释
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针对某人或某事,实际意图却在别处。
出处

1.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庄在宴会上假意舞剑,实际是想刺杀刘邦(沛公)。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语和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警惕表面与实质的差异。
列子

1.

小明在班会上批评了小红的迟到,但大家都知道项庄之剑,志在沛公,他其实是想提醒大家要准时。

2.

公司会议上,经理批评了某个员工的工作表现,但大家都明白项庄之剑,志在沛公,他是想提醒大家要提高工作效率。

3.

在家庭聚会上,妈妈批评了弟弟的学习成绩,但项庄之剑,志在沛公,她是想提醒所有孩子要努力学习。

4.

在朋友聚会上,小丽批评了小王迟到,但项庄之剑,志在沛公,她是想提醒大家要珍惜时间。

5.

在社区活动中,负责人批评了某位志愿者的工作,但项庄之剑,志在沛公,他是想提醒大家要认真负责。

6.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的翻译
德语
Der Schwerttanz von Xiang Zhuang zielt auf Pei Gong ab.
日语
項荘の剣は沛公に向けられている。
法语
La danse de l'épée de Xiang Zhuang vise Pei Gong.
英语
The sword dance of Xiang Zhuang is aimed at Pei Gong.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的字意分解
xiàng
1:(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2:同本义。
3:泛指人颈。
4:春秋时国名 。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5:冠的后部。
6:姓。
zhuāng
1:(会意兼形声。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大)。
2:同本义。
3:谨严持重。
4:四面八方的,四通八达的。
5:恭敬。
6:村庄,也指建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别墅。
7:六路通达的大路。
8:又如康庄(康,五路通达的大路;庄:六路通达的大路。合称通达的大路);庄馗(四通八达的道路。馗,同“逵”)。
9:庄园,皇室、官僚、地主等在乡下占据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
10:
11:古代云南交易用贝单位。
12:打扮,修饰。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iàn
1:(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同本义。
3:以剑杀人。
4:挟在胁下。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 zhì zài pèi gōng)。abcd式组合,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意思是: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针对某人或某事,实际意图却在别处。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语和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警惕表面与实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