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乱侮亡的解释
形容一种行为或状态,意为取笑、侮辱、欺骗、放纵无度。通常用于描述不端行为或道德败坏的情况。
出处
1.
《尚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原文为:“取乱侮亡,焉用亡?以乱易亡,不亦可乎?”寓意
提醒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避免不端行为,以免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影响集体和谐。
列子
1.
他总是取乱侮亡,搞得大家对他很反感。2.
小明因为取乱侮亡,被老师批评了。3.
公司里有些人取乱侮亡,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氛围。4.
班级里有个同学经常取乱侮亡,扰乱了课堂秩序。5.
他取乱侮亡的行为让大家对他失去了信任。6.
陷晋州转败为胜,擒齐主~。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七十八回取乱侮亡的翻译
德语
verspotten, beleidigen, täuschen und sich dem Chaos hingeben
日语
嘲笑し、侮辱し、欺き、無秩序にふける
法语
se moquer, insulter, tromper et s'adonner au désordre
英语
mock, insult, deceive, and indulge in disorder
取乱侮亡的字意分解
qǔ
1:(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同本义。
3: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拿。
5:娶妻。
6:选取;选拔。
7:招致。
8:得到;取得。
9:攻取,夺取。
10:
11:会合,集合。
12:积畜。
13:
14:跑,疾走。
15:趋向。
16: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17: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wǔ
1:(形声。从人,每声。本义:轻慢,不敬重)。
2:同本义。
3:欺负。
4:用手遮盖。
5:古时奴婢的贱称。
wáng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7:沉迷于宴饮。
8:
9:过去。
wú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取乱侮亡,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ǔ luàn wǔ wáng)。abcd式组合,取乱侮亡意思是:形容一种行为或状态,意为取笑、侮辱、欺骗、放纵无度。通常用于描述不端行为或道德败坏的情况。 提醒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避免不端行为,以免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影响集体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