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 pǐn xué jiān yōu

abac式
拼音pǐn xué jiān yōu
注音ㄆㄧㄣˇㄒㄩㄝˊㄐㄧㄢㄧㄡ
繁体品學兼優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品学兼优的解释
品学兼优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学业都非常优秀,通常用来形容学生。这是一个褒义词,常用于对学生的评价。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2.

出自清代学者王韬的《淞隐漫录》,原文为:“品学兼优,诚为难得。”
寓意
强调个人品德和学业成就的重要性,鼓励全面发展。
列子

1.

小明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真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

在毕业典礼上,李老师特别表扬了品学兼优的王同学。

3.

学校每年都会评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奖励。

4.

品学兼优的张同学被推荐到重点高中继续深造。

5.

班主任总是鼓励同学们向品学兼优的榜样学习。

6.

他是一名~的好学生。

品学兼优的翻译
德语
in Charakter und Lernen hervorragend
日语
品行と学業の両方で優れている
法语
excellent en termes de moralité et d'études
英语
outstanding in both character and learning
品学兼优的字意分解
pǐn
1:(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同本义。
3:齐一,相同。
4:事物的种类。
5:等级。
6: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7:格调。
8:法式, 法则。
9: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0: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1:评价,衡量。
12:姓。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jiān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3: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4:并吞;兼并。
5:倍,加倍。
6:重复;累积。
7:尽;竭尽。
8:同,连同。
9:全部;整个。
10: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11:又。
yōu
1:(形声。从人,尤声。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2:同本义。
3:充足,富裕。
4:雨水充沛。
5:优良;美好;优越。跟“劣”相对。
6:宽厚;宽容。
7:安闲,悠闲,安逸。
8:优厚。
9:柔弱,少决断。
10:优待,给予好的待遇,厚待。
11:协调;调和。
12:开玩笑;戏谑。
13:姓。

品学兼优,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pǐn xué jiān yōu)。abac式组合,品学兼优意思是:品学兼优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学业都非常优秀,通常用来形容学生。这是一个褒义词,常用于对学生的评价。 强调个人品德和学业成就的重要性,鼓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