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狂言 kǒu chū kuáng yán

abcd式
拼音kǒu chū kuáng yán
注音ㄎㄡˇㄔㄨㄎㄨㄤˊㄧㄢˊ
繁体口齣狂言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口出狂言的解释
形容人说话狂妄无知,信口开河。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籍何以至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口出狂言,必为我所擒。”
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说话,避免因为言语过激而惹麻烦。
列子

1.

他每次聚会都口出狂言,好像自己什么都懂。

2.

小李总是口出狂言,结果常常惹人厌烦。

3.

比赛时他口出狂言,结果却输得很惨。

4.

同事们都讨厌他,因为他总是口出狂言。

5.

他口出狂言,说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结果却一事无成。

6.

刺客姓李名景纯,直隶正定府人。身体短悍,面貌凶恶。手脚系以铁锁,依然~,侮蔑政府。 ★老舍《赵子曰》二十三

口出狂言的翻译
德语
große Reden schwingen
日语
口から出まかせ
法语
parler à tort et à travers
英语
talk big
口出狂言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kuáng
1:(形声。本义:狗发疯)。
2: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3: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4:狂妄。
5:狂放,任性放荡。
6:凶猛。
7:汹涌。
8:欺骗。
9:(wǎng)。去。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口出狂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chū kuáng yán)。abcd式组合,口出狂言意思是:形容人说话狂妄无知,信口开河。 提醒人们要谨慎说话,避免因为言语过激而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