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文假醋的解释
比喻文章或言辞虽然酸腐,但内容是虚假的,类似于假醋的酸味,没有实质内容。
出处
1.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则是听上他那酸文假醋,动不动便是‘诗云子曰’儿,那个奈烦那。”2.
源自清代学者俞樾的《春在堂随笔》,用来批评当时一些文人作品的空洞无物。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看似华丽但实则空洞的言辞,追求内容的真实和深度。
列子
1.
他的演讲听起来很动人,但实际上只是酸文假醋,毫无实质内容。2.
这篇文章虽然写得文采飞扬,但内容空洞,真是酸文假醋。3.
他总是用一些酸文假醋来掩饰自己的无能。4.
这本书的评论虽然好看,但全是酸文假醋,读后毫无收获。5.
她写的诗歌看似深刻,实则酸文假醋,缺乏真情实感。6.
这有什么?大凡一个人,总别~的才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酸文假醋的翻译
德语
leere Rhetorik
日语
空虚な修辞
法语
rhétorique vide
英语
empty rhetoric
酸文假醋的字意分解
suān
1:(形声。从酉(yǒu),“酉”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酉”,与酒、酪等有关。本义:醋)。
2: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
3:杂剧脚色之一,主要扮演青年文人,因此亦用作对文人的蔑称。
4:酸类物质名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的一种化合物(如盐酸、硫酸或苯甲酸);如溶于水,则其水溶液呈酸味,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与某些金属(如铁,锌,锡)反应放出氢气;一种含氢化合物(HX),在水溶液中产生水合氢离子(如H3O+)和阴离子X-,强酸(如硝酸、盐酸或三氯醋酸)的稀溶液电离程度基本完全,弱酸(如醋酸或苯甲酸)的电离度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极弱的酸(如氢氰酸或硼酸)的电离度远小于百分之一。
5:寒酸;迂腐。形容读书人的贫寒。
6:悲痛。
7:因男女关系而引起的嫉妒。
8:酸痛,因疾病或疲劳引起的筋肉微痛而无力的感觉。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jiǎ
1:(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
2:同本义(跟“真”相反)。
3:代理,非正式。
4: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5:租赁;雇佣。
6:凭借。
7:授予;给予。
8:宽容;宽饶。
9:赞美,表彰。
10:假设,如果。
11:暂且;权宜。
12:凭借。
13:当。
jià
1:休假。
xiá
1:远。
cù
1:(形声。从酉(yǒu),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调料)。

酸文假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uān wén jiǎ cù)。aabb式组合,酸文假醋意思是:比喻文章或言辞虽然酸腐,但内容是虚假的,类似于假醋的酸味,没有实质内容。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看似华丽但实则空洞的言辞,追求内容的真实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