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昧地 mán tiān mèi dì

abac式
拼音mán tiān mèi dì
注音ㄇㄢˊㄊㄧㄢㄇㄟˋㄉㄧˋ
繁体瞞天昧地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瞒天昧地的解释
形容欺骗手段极其高明,连天和地都能被蒙蔽,常用来形容极大的欺骗行为。
出处

1.

金·侯善渊《酹江月》词:“昧地谩天,多能已会,以巧翻为拙。”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吾乃欺天罔地之徒,何颜见天下士乎!”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欺骗行为,追求诚信和真实。
列子

1.

他用谎言瞒天昧地,最终被揭穿真相。

2.

骗子通过各种手段瞒天昧地,骗取了大量钱财。

3.

她以为自己能瞒天昧地,没想到一切都被发现了。

4.

老板的报告中充满了瞒天昧地的数据,引起了员工的不满。

5.

小说的情节设计得非常巧妙,仿佛作者在瞒天昧地。

6.

我那日离山营,到铜城,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不公平。 ★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

瞒天昧地的翻译
德语
Himmel und Erde täuschen
日语
天を欺き地を瞞す
法语
tromper le ciel et la terre
英语
deceive heaven and earth
瞒天昧地的字意分解
mán
1:(形声。本义:眼睑低。闭目貌)。
2:同本义。
3:隐藏实情。
4:欺骗(瞒当谩讲,是晚起字)。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mèi
1:(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2:同本义。
3:眼不明的样子。
4:愚昧;糊涂。
5:掩蔽;欺骗。
6:违背。
7:冒犯。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瞒天昧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án tiān mèi dì)。abac式组合,瞒天昧地意思是:形容欺骗手段极其高明,连天和地都能被蒙蔽,常用来形容极大的欺骗行为。 提醒人们要警惕欺骗行为,追求诚信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