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履相从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abac式
拼音zhàng lǚ xiāng cóng
注音ㄓㄤˋㄌㄩˇㄒㄧㄤˋㄘㄨㄥˊ
繁体杖履相從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杖履相从的解释
形容两人或多人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常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或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
出处

1.

宋苏轼《和》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2.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后人用“杖履相从”来形容亲密无间的关系。
寓意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鼓励人们珍惜和维护这种关系。
列子

1.

小明和小红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杖履相从,形影不离。

2.

退休后,老李和老张每天都在一起打牌,俨然一对杖履相从的好友。

3.

这对夫妻感情非常好,结婚多年依然杖履相从,羡煞旁人。

4.

在学校里,小刚和小强总是杖履相从,一起上课,一起玩耍。

5.

这对双胞胎姐妹从小到大一直杖履相从,感情非常深厚。

6.

予虽不及识公,而有斯人在,会当同往,~,方公之故居,而蹑其遗踪。 ★金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

杖履相从的翻译
德语
untrennbare Gefährten
日语
形影を共にする
法语
compagnons inséparables
英语
inseparable companions
杖履相从的字意分解
zhàng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7: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có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同本义。
3:顺从;依从。
4:》。
5:参与其事。
6: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7:因由。
8:堂房亲属。
9:言词顺畅的。

杖履相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g lǚ xiāng cóng)。abac式组合,杖履相从意思是:形容两人或多人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常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或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鼓励人们珍惜和维护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