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凿痕 fǔ záo hén

abac式
拼音fǔ záo hén
注音ㄈㄨˇㄗㄠˊㄏㄣˊ
繁体斧鑿痕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人工斧凿
  • 雕琢之迹
  • 人为痕迹
反义词
斧凿痕的解释
指斧头和凿子留下的痕迹,常用来比喻人工雕琢的痕迹或不自然的痕迹。
出处

1.

唐·韩愈《调张籍》:“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2.

出自唐代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斧凿痕,丹青手,古今几许人。'
寓意
提醒人们在创作或工作中要尽量避免留下明显的人工痕迹,追求自然和谐的效果。
列子

1.

这件艺术品上明显能看到斧凿痕,显得不够自然。

2.

他的书法作品虽然大气,但仍能看出斧凿痕,略显生硬。

3.

这座雕塑的表面布满斧凿痕,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4.

木工师傅的作品虽然精美,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到斧凿痕。

5.

这幅画作虽然技巧娴熟,但仍能看到斧凿痕,显得不够流畅。

6.

老苏文字,篇篇无~。 ★宋·韩淲《涧泉日记》下

斧凿痕的翻译
德语
Spuren von Axt und Meißel
日语
斧と鑿の跡
法语
marques de la hache et du ciseau
英语
marks of the axe and chisel
斧凿痕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同本义。
3: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4: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záo
1:(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2:同本义。
3:挖掘;开凿。
4:开通。
5:穿凿附会。
6: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7:舂米使之精白。
8:引申为冲刷。
9:敲击,捶打。
10:凿子。
11: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hén
1:(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艮(gèn)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2:同本义。
3:泛指痕迹。

斧凿痕,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ǔ záo hén)。abac式组合,斧凿痕意思是:指斧头和凿子留下的痕迹,常用来比喻人工雕琢的痕迹或不自然的痕迹。 提醒人们在创作或工作中要尽量避免留下明显的人工痕迹,追求自然和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