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之名山的解释
比喻珍藏于名山之中,常用来形容对珍贵的文物、书籍等的珍视和保护。
出处
1.
三国·魏·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2.
出自《论语·泰伯篇》,原文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人',意为将珍贵的东西藏于名山,传给后人。寓意
强调对珍贵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列子
1.
他将祖传的古书藏之名山,希望后人能够继承这份文化遗产。2.
博物馆将这件珍贵的文物藏之名山,以确保其能得到最好的保护。3.
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资料,他决定藏之名山,留给未来的研究者。4.
这幅画作被藏之名山,等待有缘人来欣赏。5.
他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藏之名山,希望能对后人有所启发。6.
三国·魏·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藏之名山的翻译
德语
in den berühmten Bergen versteckt
日语
名山に隠す
法语
caché dans les montagnes célèbres
英语
hidden in the famous mountains
藏之名山的字意分解
cáng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3:隐匿。
zàng
1:收藏财物的府库。
2:内脏
3: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4: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5:宝藏。
6: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藏之名山,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g zhī míng shān)。abac式组合,藏之名山意思是:比喻珍藏于名山之中,常用来形容对珍贵的文物、书籍等的珍视和保护。 强调对珍贵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传承文化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