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羹冷炙的解释
指吃剩的饭菜,现多比喻不受重视或被人冷落的事物。
出处
1.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2.
《礼记·曲礼上》:'毋食其残羹冷炙。'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避免浪费,同时也提醒不要轻视被冷落的事物。
列子
1.
聚会后,桌上剩下的都是一些残羹冷炙,没人再去碰了。2.
他不愿意吃这些残羹冷炙,觉得没有新鲜感。3.
她把家里吃剩的残羹冷炙都倒掉了,重新做了一桌新菜。4.
朋友们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面对桌上的残羹冷炙。5.
这些残羹冷炙被用来喂狗,狗却也吃得津津有味。6.
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之辱。残羹冷炙的翻译
德语
Resten
日语
残り物
法语
restes
英语
leftovers
残羹冷炙的字意分解
cán
1:(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同本义。
3:毁坏;破坏。
4:凋谢。
5:凶恶;狠毒。
6:残缺,残废。
7:剩余;残余,残存。
8: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gēng
1:(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调和五味的汤。
3: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4:汤。
lěng
1:(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同本义。
3:寒冷。
4:冷清;冷落。
5:不畅销。
zhì
1:(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同本义。
3:烧灼人体。
4:曝晒。
5:受熏陶。
6: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
7:烤熟的肉食。

残羹冷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 gēng lěng zhì)。abcd式组合,残羹冷炙意思是:指吃剩的饭菜,现多比喻不受重视或被人冷落的事物。 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避免浪费,同时也提醒不要轻视被冷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