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开肉绽 pí kāi ròu zhàn

abac式
拼音pí kāi ròu zhàn
注音ㄆㄧˊㄎㄞㄖㄡˋㄓㄢˋ
繁体皮開肉綻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皮开肉绽的解释
形容皮肉受伤严重,伤口裂开,血肉模糊的惨状。
出处

1.

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打的来皮开肉绽损肌肤。”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八十五回:“只见他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不成样子。”
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强调受伤的严重性。
列子

1.

小男孩从树上摔下来,皮开肉绽,急需医治。

2.

工地上的工人不慎被机器夹伤,皮开肉绽,送往医院急救。

3.

那场车祸之后,受害者的身体皮开肉绽,令人不忍直视。

4.

在激烈的搏斗中,拳击手的脸上被打得皮开肉绽。

5.

山区救援队员在救援过程中,不慎滑落,皮开肉绽,幸好及时得到救助。

6.

那两个举起大板,打的~,喊叫连声。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

皮开肉绽的翻译
德语
Fleisch aufgerissen und blutig
日语
皮膚が裂けて血まみれ
法语
chair déchirée et ensanglantée
英语
flesh torn and bloodied
皮开肉绽的字意分解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kāi
1:(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同本义。
3:打开,开启。
4:引申为开放;舒放。
5: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6:摆开。
7:开掘;开通。
8:教导,启发。
9:开拓,扩展。
10: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11:分离,分开。
12: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13:放晴。
14:姓。
ròu
1:(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3: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4: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5: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6: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7:外层;外表。
8:吃肉。
9:使长出肉。
zhàn
1:(形声。从糸(mì),定声。糸,细丝。本义:衣服裂开)。
2:同本义 。俗称“开线”。
3:饱满、开裂。特指花果。
4:缝补。
5:破费;花费。

皮开肉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í kāi ròu zhàn)。abac式组合,皮开肉绽意思是:形容皮肉受伤严重,伤口裂开,血肉模糊的惨状。 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强调受伤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