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形察色的解释
形容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入微,注意细节和色调变化。
出处
1.
《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观形察色,见貌之情。”2.
出自《周易·系辞上》:'观物于天地之间,则知化育之功矣。'后演变为成语,强调观察的细致程度。寓意
强调观察的细致和全面性,提醒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细节。
列子
1.
在绘画课上,老师教导学生要观形察色,细致观察物体的轮廓和色彩变化。2.
小明在野外考察时,观形察色,仔细记录了不同植物的形态和颜色。3.
鉴赏古董时,专家们观形察色,从细节中判断真伪。4.
在摄影比赛中,参赛者们观形察色,捕捉到了许多精彩的瞬间。5.
在园艺课上,学生们观形察色,学习如何根据植物的形态和颜色进行分类。6.
且术士喜言怪诞……并造出无数捕风捉影之说,~之机,以肥囊利己。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观形察色的翻译
德语
die Form beobachten und die Farbe untersuchen
日语
形を観察し色を見る
法语
observer la forme et examiner la couleur
英语
observe the form and examine the color
观形察色的字意分解
guān
1:(形声。从见,雚(guàn)声。本义:仔细看)。
2:同本义。
3:观察,审察。
4:示范;显示。
5:玩赏;观赏。
6:阅读。
7:景象,情景。
guàn
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2:台榭。
3:道教的庙宇。
4:雚雀鸟。
5: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xíng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7:画图形。
8: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9:比较,对照。
10:描绘。
11: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chá
1:(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2:同本义。
3:明察,知晓。
4:调查;考察。
5:分辨。
6: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7:明显;精明。
sè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观形察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uān xíng chá sè)。abcd式组合,观形察色意思是:形容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入微,注意细节和色调变化。 强调观察的细致和全面性,提醒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