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皮著骨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非常瘦弱,皮包骨头,显得非常消瘦。
出处
1.
宋·朱熹《朱子全书》第18卷:“其深浅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项羽的瘦弱之态。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健康和营养,过度消瘦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列子
1.
长期生病后,他变得粘皮著骨,朋友们都很担心他的健康。2.
营养不良使她变得粘皮著骨,家人赶紧为她调理饮食。3.
减肥过度,他现在已经粘皮著骨,看起来很不健康。4.
长期的劳累使他变得粘皮著骨,同事们都建议他多休息。5.
因为贫穷,他只能吃得起粗茶淡饭,慢慢地变得粘皮著骨。粘皮著骨的翻译
德语
Haut und Knochen
日语
皮膚と骨
法语
peau et os
英语
skin and bones
粘皮著骨的字意分解
pí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zhù
1:(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2:显现;显扬。
3:又。
4: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
5:画图。
6:明了。
7:登记,记载。
8:标出。
9:建立;引申为成就。
10:土著 。指定居不迁的人。
gǔ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gū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粘皮著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ián pí zhāo gǔ)。abcd式组合,粘皮著骨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非常瘦弱,皮包骨头,显得非常消瘦。 提醒人们注意健康和营养,过度消瘦可能导致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