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

abcd式
拼音bù yí yú lì
注音ㄅㄨˋㄨㄟˋㄩˊㄌㄧˋ
繁体不遺餘力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遗余力的解释
形容做某事尽心尽力,不保留任何余力,努力达到极致。
出处

1.

《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凡我晋国,子为大宗,无不祗敬,毋或废坠,毋予後人,不遗余力。'
寓意
强调对某事物的全心投入和不留余地的努力,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列子

1.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不遗余力地工作到深夜。

2.

她不遗余力地帮助朋友解决难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3.

为了让比赛顺利进行,志愿者们不遗余力地做好准备工作。

4.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不遗余力地参加各种培训课程。

5.

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老师不遗余力地组织各种活动。

6.

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不遗余力的翻译
德语
keine Mühe scheuen
日语
全力を尽くす
法语
ne ménager aucun effort
英语
spare no effort
不遗余力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èi
1:给予;馈赠。
2:送交;交付。
3:输送。
4:加给。
1:(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同本义。
3: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4:遗弃;舍弃。
5:不自主地排泄。
6:残存。留下。
7:遗忘。
8:遗留。
9:堕,落下;下垂。
10:遗失之物。
11:姓。
1:(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饱足。足食得饱。
3:剩下;剩余。
4:剩下的,多余的。
5:残留的;遗留的。
6:次要的。
7:不尽,无穷。
8:其余,其他,以外。
9: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10:闲暇。
11: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12:又。
13:又。
14:农历四月的别称。
15:“余”的简化字 “余”。
16: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7: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8:兵士。
9: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10:役使。
11:尽力,竭力。
12:姓。

不遗余力,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yí yú lì)。abcd式组合,不遗余力意思是:形容做某事尽心尽力,不保留任何余力,努力达到极致。 强调对某事物的全心投入和不留余地的努力,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