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不宣 xīn zhào bù xuān

abcd式
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
注音ㄒㄧㄣㄓㄠˋㄅㄨˋㄒㄩㄢ
繁体心炤不宣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心照不宣的解释
指彼此心里明白,不需要说出来。形容双方心意相通,无需言语就能达成默契。
出处

1.

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2.

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晁盖道:‘这四个字,俺弟兄八人,今日心照不宣。’
寓意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体现出良好的沟通和理解能力。
列子

1.

他们俩合作多年,对彼此的想法心照不宣。

2.

朋友之间常常心照不宣,很多事情不用多说就懂了。

3.

比赛中,队友们心照不宣地配合,赢得了胜利。

4.

他们在讨论方案时,彼此心照不宣,很快达成一致。

5.

聚会上,大家心照不宣地开始准备惊喜派对。

6.

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是不是! ★茅盾《子夜》十一

心照不宣的翻译
德语
ein stilles Verständnis
日语
暗黙の了解
法语
une compréhension tacite
英语
a tacit understanding
心照不宣的字意分解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zhào
1:(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2:照射,照耀。
3:映照;反射影像。
4:照顾;照料。
5:察知;明白。
6:(zhào)。显示。
7:日光。
8:凭据;证明。
9: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10:按,依。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uān
1:(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2: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3:帝王的诏书。
4:宣纸的简称。
5:璧玉。
6:地名。古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7:明代宣府镇 ,驻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旧宣化市)。
8:宣布。宣读。
9:放掉;漏掉。
10:宣扬;宣传,广泛传播。
11:传达,多用于传达帝王的诏命。
12:抒写;表白。
13:通,疏通。
14:明白;了解。
15:宽大,空敞。
16:骄;骄奢。
17:周遍;普遍。
18:姓。

心照不宣,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īn zhào bù xuān)。abcd式组合,心照不宣意思是:指彼此心里明白,不需要说出来。形容双方心意相通,无需言语就能达成默契。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体现出良好的沟通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