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相符的解释
言行相符指的是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一致,强调言语和行为的统一。
出处
1.
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2.
出自《论语·为政》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寓意
强调诚信和一致性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言行一致。
列子
1.
他在工作中始终言行相符,赢得了大家的信任。2.
作为班长,他言行相符,带领大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3.
她在生活中言行相符,总是言出必行。4.
老师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言行相符,诚信答题。5.
朋友之间应该言行相符,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6.
臣时见其所行,信谓~,忠清内发。 ★《魏书·李彪传》言行相符的翻译
德语
Taten sagen mehr als Worte
日语
言行一致
法语
les actes valent mieux que les paroles
英语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言行相符的字意分解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fú
1:(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2:符信。
3:征兆。
4: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
5:莩甲。草木种子外皮。
6:符合;相同。
7:姓。

言行相符,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xíng xiāng fú)。abac式组合,言行相符意思是:言行相符指的是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一致,强调言语和行为的统一。 强调诚信和一致性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