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如泰山的解释
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如同泰山一样稳固。
出处
1.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吾视百步之外,而不见秋毫。然而,吾力举泰山乎?则否。泰山安在?则在吾心。吾心安在?则在吾身。吾身安在?则在吾家。吾家安在?则在吾国。吾国安在?则在天下。天下安在?则在吾心。吾心安,则天下安矣。”后人引申为“稳如泰山”。寓意
强调稳固和不可动摇的状态,表达对某事物的坚定信心和稳定的态度。
列子
1.
他站在舞台上,稳如泰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2.
在风雨中,房子稳如泰山,没有受到任何损坏。3.
面对各种挑战,她的心态稳如泰山,始终保持冷静。4.
比赛中,他稳如泰山地完成了所有的动作,获得了高分。5.
在紧急情况下,他稳如泰山地指挥大家撤离,确保了大家的安全。6.
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十分得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稳如泰山的翻译
德语
fest wie der Berg Taishan
日语
泰山の如く安定している
法语
stable comme le mont Taishan
英语
as steady as Mount Tai
稳如泰山的字意分解
wěn
1:(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2:同本义。
3:妥帖;稳妥。
4: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5:诱使人暂缓行动。
6: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7:搞端正。
rú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
7:相敌;抵挡。
8:应当。
9:按照。
10:假如,如果。
11:与,和。
12:或——表示选择关系。
13:而——表示连接。
14: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15: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16:相当于“乎”。
tài
1:(形声)。
2:同本义。
3:安定平和。
4:奢侈。
5:骄纵;傲慢。
6:大之极,极大。
7:古州名。
8: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9: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10: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11:六十四卦之一。
12:泰国的简称。
13:姓。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稳如泰山,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ěn rú tài shān)。abcd式组合,稳如泰山意思是: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如同泰山一样稳固。 强调稳固和不可动摇的状态,表达对某事物的坚定信心和稳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