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补疮的解释
比喻用不恰当的方法来弥补损失或解决问题,通常指得不偿失或事与愿违的做法。
出处
1.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犹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补疮’,而是‘调度有方’。”2.
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为“割股以疗天下之病,犹割肉以补疮也”。寓意
提醒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考虑长远效果,避免急功近利和得不偿失。
列子
1.
他为了还债,卖掉了祖传的古董,结果得不偿失,真是割肉补疮。2.
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裁减了研发部门,结果产品竞争力下降,真是割肉补疮。3.
为了省钱,她选择了便宜的材料,结果房子漏水了,真是割肉补疮。4.
为了赶进度,他让工人连夜加班,结果质量出了问题,真是割肉补疮。5.
为了快速减肥,她尝试了极端的饮食方法,结果身体健康受损,真是割肉补疮。割肉补疮的翻译
德语
eine kurzfristige Lösung, die das Problem verschlimmert
日语
一時しのぎの解決策が問題を悪化させる
法语
une solution temporaire qui aggrave le problème
英语
a temporary solution that worsens the problem
割肉补疮的字意分解
gē
1:(形声。从刀,害声。本义: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2:同本义。泛指用刀截断。
3:分割;割取。
ròu
1:(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3: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4: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5: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6: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7:外层;外表。
8:吃肉。
9:使长出肉。
bǔ
1:(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同本义。
3: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4:补充。
5:弥补。
6:济助。
7:补养;滋补。
8: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chuāng
1:(形声。从疒(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割肉补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ē ròu bǔ chuāng)。abac式组合,割肉补疮意思是:比喻用不恰当的方法来弥补损失或解决问题,通常指得不偿失或事与愿违的做法。 提醒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考虑长远效果,避免急功近利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