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为墟的解释
形容国家或社会的基础被彻底摧毁,化为废墟。
出处
1.
《淮南子·人间训》:“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人手,社稷为墟。”2.
出自《左传·哀公六年》,原文为“社稷为墟,宗庙为虚”,用来描述国家的破败景象。寓意
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警惕灾难和战争带来的破坏。
列子
1.
经历了大火之后,村庄社稷为墟,居民们只能暂时搬到别处居住。2.
地震过后,原本繁华的街道社稷为墟,人们开始了漫长的重建之路。3.
洪水退去,农田社稷为墟,农民们不得不重新规划耕种。4.
战争结束后,城市社稷为墟,到处都是废墟和瓦砾。5.
台风过后,海边的小镇社稷为墟,居民们开始清理废墟。社稷为墟的翻译
德语
in Trümmer verwandelt
日语
社稷が廃墟となる
法语
réduit en ruines
英语
reduced to ruins
社稷为墟的字意分解
shè
1:(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2:同本义。
3:又。
4:土地之神的神主。
5:祭祀社神之所。
6:台湾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史书上称“土社”、“番社”,每社自八、九户至几百户不等,头目多由群众选举,少数世袭。
7:集体性组织;团体。
8:社日,祭祀社神的日子。
9:机构。
10:祭祀社神。
jì
1:(形声。从禾,畟(cè)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
2: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3: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4:五谷之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5:古地名。
6:春秋时齐地,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7:春秋时晋地,故地在今山西省稷山。
8:春秋时楚地,故地在今河南省桐柏县。
9:春秋时宋地,故地在今河南省商丘。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xū
1:(本作“虚”。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废址,故城。
4:坟墓。
5:乡村集市。
6:场所。
7:毁为废墟。
8:奴役。

社稷为墟,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è jì wèi xū)。abac式组合,社稷为墟意思是:形容国家或社会的基础被彻底摧毁,化为废墟。 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警惕灾难和战争带来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