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屈蜗潜的解释
形容人或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的屈身潜行的状态,常用来比喻人忍辱负重或隐忍不发。
出处
1.
清·陆硎《低低屋》:“不如且入低低屋,团蒲枕瓦方床竹,蠖屈蜗潜聊自足。”2.
出自《庄子·达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吾不为戮。'后人用'蠖屈蜗潜'来形容这种状态。寓意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忍耐等待时机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在公司里默默努力,不显山不露水,真是蠖屈蜗潜的典范。2.
为了完成学业,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爱好,过着蠖屈蜗潜的生活。3.
她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冷静,蠖屈蜗潜地等待时机。4.
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选择了蠖屈蜗潜的方式潜入敌营。5.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他选择蠖屈蜗潜,积蓄力量等待反击。蠖屈蜗潜的翻译
德语
sich zurückhalten und auf seine Zeit warten
日语
身を低くして時を待つ
法语
se faire discret et attendre son heure
英语
lie low and bide one's time
蠖屈蜗潜的字意分解
huò
1:昆虫名。尺蠖的省称 。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颜色像树皮色,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
qū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7:理亏。
8: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9: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10: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wō
1: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某些种类可供食用。
2:喻窄小的住所。
3:软体动物,壳如笋状,螺层长,壳顶尖,生活于湖池中。
4:软体动物,壳淡玳瑁色,壳口边缘略翻出,生活于湖溪中。亦称‘螺蛳’。
qián
1:(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2:同本义。
3:隐藏。
4:埋葬。
5:暗流。
6:测量;探测。
7:深;沉。
8:秘密地;暗中。

蠖屈蜗潜,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uò qū wō qián)。abac式组合,蠖屈蜗潜意思是:形容人或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的屈身潜行的状态,常用来比喻人忍辱负重或隐忍不发。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忍耐等待时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