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兴索然的解释
形容兴致索然,缺乏兴趣的样子,常用来描述人对某事感到厌倦或失望。
出处
1.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宝玉听了,便觉意兴索然,没情没趣的。”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不要轻易对事物失去兴趣。
列子
1.
看了一半的电影内容平淡无奇,他便意兴索然地关掉了电视。2.
原本期待的聚会因为朋友迟到而让他感到意兴索然。3.
游览了几个景点后,她对这座城市的兴趣逐渐意兴索然。4.
听了几分钟的演讲后,他觉得内容枯燥,便意兴索然地离开了。5.
原本期待的比赛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他感到意兴索然。6.
不到两个时辰,我的意兴早已索然,颇悔此来为多事了。 ★鲁迅《彷徨·在酒楼上》意兴索然的翻译
德语
das Interesse verlieren
日语
興味を失う
法语
perdre intérêt
英语
lose interest
意兴索然的字意分解
yì
1:(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同本义。
3: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4:胸怀;内心。
5:情意;感情。
6:意气; 气势。
7:意图。
8:神情、态度。
9:意料;猜测。
10:怀疑。
xīng
1:(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同本义。
3:使兴盛;流行。
4:又。
5:又。
6:开始办理;创办 。
7:推举;选拔。
8:成功。
9:派遣;发动。
10:征发。
11:作。
12:宠;惯。
13:蓬勃发展;兴旺。
14:姓。
xìng
1:兴致,情趣。
2: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3:情欲。
4: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5:喜欢;喜爱。
suǒ
1:(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2: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3:法度。
4:中国古地名 。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索之间的索,即此地。
5:索县 。中国汉代建立的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属武陵郡,顺帝时更名汉寿。今为湖南汉寿县。
6:搜索。
7:寻求;探索。
8:挑选。
9:求取,讨取。
10:须,应,得。
11:捻绳使紧。
12:独自,孤单。
13:涕泪流出貌。
14:索性;干脆。
15:尽;空。
16:古时民间计量单位,十丈为一索。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意兴索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xìng suǒ rán)。abcd式组合,意兴索然意思是:形容兴致索然,缺乏兴趣的样子,常用来描述人对某事感到厌倦或失望。 提醒人们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不要轻易对事物失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