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之忧 cǎi xīn zhī yōu

abac式
拼音cǎi xīn zhī yōu
注音ㄘㄞˋㄒㄧㄣㄓㄧㄡ
繁体採薪之憂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采薪之忧的解释
形容为生计担忧,特指砍柴者的忧虑。比喻生活艰难,劳作辛苦而产生的忧愁。
出处

1.

《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2.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人引申为采薪之忧。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理解劳动者的辛苦,体会他们的忧虑。
列子

1.

山村的农民每天早出晚归,采薪之忧始终伴随着他们。

2.

小李一家靠打工为生,常常为生计发愁,真是采薪之忧。

3.

尽管生活艰难,老张依然努力工作,采薪之忧并未让他放弃希望。

4.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为了生计奔波,深感采薪之忧。

5.

冬季来临,山里人为柴火发愁,体会到了采薪之忧。

6.

欲诣帐下,以叙数载间阔之情;奈至河中府普救寺,忽值~。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

采薪之忧的翻译
德语
das Sorgen um das Sammeln von Brennholz
日语
薪を集める心配
法语
le souci de ramasser du bois
英语
the worry of gathering firewood
采薪之忧的字意分解
cǎi
1:(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2:同本义。
3:引申为采集;搜集。
4:挑选;采纳。
5: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
6: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
7:文章的词藻。
cài
1: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xīn
1:同本义。
2: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3:取以为薪;打柴。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ōu
1:(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2: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3:忧患,祸患。
4:姓。

采薪之忧,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ǎi xīn zhī yōu)。abac式组合,采薪之忧意思是:形容为生计担忧,特指砍柴者的忧虑。比喻生活艰难,劳作辛苦而产生的忧愁。 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理解劳动者的辛苦,体会他们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