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谢不敏的解释
表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某事,常用于推辞。
出处
1.
唐·韩愈《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臣敬不敏,敢以烦执事。'后演变成敬谢不敏。寓意
表达谦虚谨慎的态度,强调自我能力的局限性。
列子
1.
面对复杂的数学题,小明敬谢不敏,只能请教老师。2.
当被问及是否能承担项目经理职务时,他敬谢不敏。3.
朋友邀请我参加高难度的登山活动,我敬谢不敏。4.
对于这项专业的技术问题,我敬谢不敏,建议找专业人士。5.
当被要求做即兴演讲时,他敬谢不敏,选择了拒绝。6.
若曰凡为诗者,必须意深思远,神韵悠然,则~矣。 ★清·得硕亭《〈草珠一串〉一序》敬谢不敏的翻译
德语
Ich lehne bescheiden aufgrund meiner Unfähigkeit ab.
日语
私は能力不足のため、謹んで辞退します。
法语
Je décline humblement en raison de mon incapacité.
英语
I humbly decline due to my inability.
敬谢不敏的字意分解
jìng
1:(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同本义。
3: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4:尊重,尊敬。
5: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6:姓。
xiè
1:(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2:同本义。
3: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4:辞去官职。
5:告辞;告别。
6:告诉,告诫。
7:以言辞相问候。
8:感谢。
9:逝去。
10:酬谢。
11:衰败,衰落。
12:逊让;不如。
13:避免,避开。
14:又如:谢短(避其所短)。
15:古邑名 。在今河南省唐河南。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mǐn
1:(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2:同本义。
3:思想敏锐,反应快。
4:勤勉。
5:假借为“拇”。足大指。

敬谢不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g xiè bù mǐn)。abcd式组合,敬谢不敏意思是:表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某事,常用于推辞。 表达谦虚谨慎的态度,强调自我能力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