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不定的解释
形容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出处
1.
《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孔明曰:‘吾亦把持不定。’”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但不要过度犹豫,以免错失良机。
列子
1.
面对众多的选择,小明把持不定,不知道该选哪个玩具。2.
在买房还是租房的问题上,她把持不定,迟迟无法决定。3.
面对两个工作机会,他把持不定,难以抉择。4.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学生们常常把持不定。5.
在餐厅点菜时,朋友们把持不定,讨论了半天才决定。6.
他意志薄弱,一遇风浪就~。把持不定的翻译
德语
zögern
日语
ためらう
法语
hésiter
英语
hesitate
把持不定的字意分解
bǎ
1:(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同本义。
3: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4:掌管;控制。
5:给。
6: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7: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8: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9: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10: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11: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12:一握或一小捆。
bà
1: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2: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
chí
1:(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同本义。
3:引申为掌握;控制。
4:保守,保持。
5:搀扶;支持;支撑。
6:对抗,不相上下。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ìng
1:(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2: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3:镇静;宁静。
4:固定。
5:使安定。
6:平定。
7:又。
8:奠定。
9:决定。
10:确定。
11:规定。
12:约定签定,缔结。
13:止;停止。
14:判定,断定。
15:一定。
16:到底;究竟。

把持不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ǎ chí bù dìng)。abac式组合,把持不定意思是:形容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但不要过度犹豫,以免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