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息的解释
形容江河水流湍急不停止,也比喻言语、文章滔滔不绝,持续不断。
出处
1.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积善舞》:“饮福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南朝·梁·简文帝《大壑赋》:“其深无极,悠悠既凑,滔滔不息。”2.
《孟子·离娄上》:'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后人以此引申为滔滔不息。寓意
强调持续不断的流动或表达,体现出一种永恒的力量和生命力。
列子
1.
小河的流水滔滔不息,让人感到自然的美好。2.
他滔滔不息地讲述着自己的旅行经历,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3.
这场演讲滔滔不息,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4.
山间的瀑布滔滔不息,景色壮观。5.
她滔滔不息地分享着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深受启发。6.
他俩人伫立在阁上,面对~的汀江既有对往事的几多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无限踌躇。 ★王运朝《井冈风云录》第一部第十章滔滔不息的翻译
德语
unaufhörlich
日语
絶え間ない
法语
incessant
英语
unceasing
滔滔不息的字意分解
tāo
1:(形声。从水,舀(yǎo)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2:同本义。
3:傲慢,专横霸道。
4:使大水泛滥。
5:云集一起地涌往。
tāo
1:(形声。从水,舀(yǎo)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2:同本义。
3:傲慢,专横霸道。
4:使大水泛滥。
5:云集一起地涌往。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ī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同本义。
3:叹气。
4:停止,停息。
5:休息。
6:滋息;生长。
7:平息。
8:消除。
9:熄灭;消失。
10: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11:利息,利钱。
12:消息。
13:亲生子女。
14: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5:姓。

滔滔不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āo tāo bù xī)。abab式组合,滔滔不息意思是:形容江河水流湍急不停止,也比喻言语、文章滔滔不绝,持续不断。 强调持续不断的流动或表达,体现出一种永恒的力量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