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前想后的解释
形容反复思考前后的事情,犹豫不决。
出处
1.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2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2.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思前想后,终不自安。'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需要谨慎思考,避免草率。
列子
1.
面对选择,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不参加比赛。2.
她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辞掉工作,去追求自己的梦想。3.
思前想后,他决定还是不买那件昂贵的衣服。4.
在选择学校时,他思前想后,最终选择了离家近的学校。5.
面对投资机会,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还是不冒这个险。6.
一路上~,苦无良策。 ★金庸《笑傲江湖》思前想后的翻译
德语
zweimal überlegen
日语
熟慮
法语
réfléchir à deux fois
英语
think twice
思前想后的字意分解
sī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同本义。
3:思慕;想念。
4:悲伤,哀愁。
5: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6:特指创作的构思。
7:诉讼
8:诗体的一种。
9: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10:用于句中,无实义。
sāi
1:多胡须的样子
qián
1:(本义:前进)。
2:同本义。
3:引导。
4:进见。
5:剪裁。
6: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7: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8:预先;事前。
9:目前。
10:箭竹。
xiǎng
1:(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2:同本义。
3:思考,思索。
4:希望,想要。
5:料想;猜想。
6:想象。
7:好像,如同。
8:怀念、回想。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思前想后,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ī qián xiǎng hòu)。abac式组合,思前想后意思是:形容反复思考前后的事情,犹豫不决。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需要谨慎思考,避免草率。